
2025年5月23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办公室牵头组织,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牵头实施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然资源一体化监测监管动态服务计算平台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进行了中期检查。项目责任专家中国林业科学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李增元研究员、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唐新明研究员,咨询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潘耀忠教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卢乃锰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冯仲科教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李国庆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徐泓副处长、项目主管迟本鑫,以及项目负责人、各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等40余人参加了本次中期检查会议。
会议现场
徐泓副处长在会议开始阶段介绍了项目中期检查的相关要求,专家组组长李增元研究员主持了本次检查会议,项目负责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武昊正高级工程师汇报了项目任务执行情况。
项目设计了自然资源一体化监测监管的技术流程,研制了国产卫星几何-靶区就绪产品生产技术系统、地表要素遥感精准监测技术框架与原型系统,发展了基于国土调查云的知识服务监管技术与模式,研发了动态服务计算技术架构与原型系统,开展了国-省-市三级应用示范。
项目组演示了动态服务计算平台原型系统,平台包括分布式数据管理引擎、分布式服务计算引擎、知识库引擎、全生态二次开发引擎和智能运维等模块,实现了各种数据、算法模型的一体化集成、动态计算和跨域协同,支撑了国家-省-市三级示范应用的流程优化、业务重构和生态再造。
项目成果在四川、湖南、陕西、江苏、山东等地开展了示范应用,初步实现了遥感影像全自动几何就绪化处理,构建了百万级地表典型要素样本库,减少图斑重复下发10%,自三调以来首次使省市县各级变更调查成果报送工作完成时间从春节后提早到春节前,有效助力于耕地保护、卫片执法、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等工作的提质增效。
专家组在听取项目汇报、审查有关材料、观看系统演示后,围绕模型精度评估、成果集成测试、工程化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质询与讨论,并一致认为,项目严格落实任务书要求,全面完成了中期考核指标,技术创新、应用示范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