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6月3日,由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简称亚太经社会)、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时空信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以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地方创新:人工智能、时空数据和SDGs监测(Local Innovations for Global Goals: A Workshop on AI, Spatio-Temporal Data, and SDG Monitoring)为主题的培训班于湘潭顺利召开。此次培训班属于中国-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合作计划第二阶段能力建设项目重要内容之一。
培训旨在总结第一阶段成果,明确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各目标区域需应对的挑战,持续关注将人工智能与地理空间数据相结合以提高地方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评估效率的技术方法,进一步提高目标区域利用时空数据支撑地方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和决策的能力。
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阿尔法软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机构或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水资源与水环境监测新方法、新的时空数据在SDGs监测中的应用、AI人工智能工具与技术在 SDGs 监测中的应用、新的时空分析工具在 SDGs 监测中的应用、试点城市的志愿性陈述报告、如期实现SDGs目标:挑战与行动等专题,与来自各国的培训班学员共同探讨了全球地理空间信息在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6月5日,在新的时空分析工具在SDGs监测中的应用专题会上,阿尔法院士工作站可持续发展研究室黄润智主任讲授了SDGs动态监测工具、SDGs知识生成与管理等课程,与学员们分享了SDGs知识创作系统、中国(德清)SDGs知识服务系统、德清SDGs常态化监测评估系统的建设经验与应用方法。黄润智主任还组织学员们围绕大数据应用、工具需求、工具使用对象等进行讨论,探讨了各个国家使用新工具开展SDGs监测的本地化需求与可行方向。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信息通信和减灾司空间技术应用处项目主管Hamid Mehmood指出,本次培训圆满完成了预期计划与目标;各国学员认为在可持续发展评估的技术与方法方面收获颇丰。
本次培训促进了跨国知识交流,为亚太地区及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应用机构提供了能力建设的初步框架,有效助推目标区域利用AI和时空数据进行SDGs监测与评估,支撑相应的科学决策和精准干预行动。
阿尔法院士工作站简介
面对从数据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型的重要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监测评估的巨大需求,2020 年,陈军院士在阿尔法设立院士工作站。
院士工作站旨在结合院士团队和公司力量,以时空知识服务关键技术研发与转化应用为长远目标,汇聚和培养高端创新人才,建立一支跨学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研究团队,通过突破相关核心技术,研发通用的时空知识服务基础软件平台,打造一个能够引领国内时空知识技术研发的创新基地,形成集平台提供、系统搭建、知识加工与服务为一体的全链条创新布局,从而促进时空知识大范围推广应用,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升级发展乃至形成一个时空知识服务新产业,进而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准确、前瞻、及时的服务支持。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简介
湖南科技大学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是面向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空间型监测、综合评估、工程应用、政策咨询等的跨学科综合研究平台。致力于加强国内外同行经验交流与科研合作,推广区域可持续发展方案和技术产品,为国家和地方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